优化调整本科专业需善待“关门弟子”

2024-12-10 09:36:02 来源:舜网-济南日报

作者:熊丙奇

责任编辑:高原

  “没有2025级的学弟学妹了,专业停招。我们真成‘关门弟子’了。”前不久,在辽宁一所高校读广告学的余明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则帖子,称老师在课堂上告知,此后自己所在专业将不再招收本科生。余明告诉记者,目前学校还未公布撤销本科专业布点的官方信息。但对于学生来说,仍感到不小压力。(12月9日《中国青年报》)

  按照大学生的说法,如果自己所学专业被撤销,就是“关门弟子”,全国类似的“关门弟子”将有不少。《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》明确提到,到2025年,优化调整高校20%左右学科专业布点,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,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。

  学着学着自己的专业就没有了,这些大学生担忧未来学业和职业发展的心理可以理解。高校在优化调整专业时,也需要按原来的培养计划保障培养质量,消除这些同学的顾虑,这也是做好本科专业调整必不可少的工作。

  总体看来,高校优化调整专业布局,主要包括以下情形:一是撤销已停招多年的专业,这对学生几乎没有影响;二是在还有在读学生时,撤销某一专业,学生担心停招会影响师资建设,以及社会对该专业毕业生的评价。还有一类则是对原有专业进行更名,调整为新专业,由于师资不变,专业培养目标一致,在读学生的顾虑比较小。

  学生们最担心的是被撤销专业被视为“差专业”,该专业的学生被歧视性对待。回应这一问题,一方面,需要高校在优化布局调整专业时,充分听取学生意见,并由教授委员会、学术委员会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、办学条件进行充分论证。

  另一方面,对于被撤销的专业,以及新增的专业,高校要有切实的措施保障培养质量。当前,一些人存在被撤销的专业就是“冷门专业”“差专业”,新增专业就是“热门专业”“好专业”的片面认识。对于被撤销专业的学生来说,这会影响他们对专业的认同感,以及接下来的学业发展规划;而对于新增专业来说,会因盲目跟风举办,缺乏对如何保障质量、办出特色的长远考虑。

  因此,高校对被撤销专业“关门弟子”的态度,折射出学校优化调整专业的态度,是追求办出特色、提高质量,对每个学生负责,还是追求调整速度,盲目追逐“热门”抛弃“冷门”。我国高校当前撤销最多的专业,其实就是多年前新增最多的专业,因此,这一轮本科专业优化调整要避免功利化、跟风化等问题。

作者:熊丙奇

责任编辑:高原
新闻排行
进入新闻中心